|
以“培养什么人、怎样培养人、为谁培养人”的高度自觉和“立德树人”的责任担当要求,体育教学部直属党支部于2020年4月14日下午14:00通过学习强国APP在线视频会议平台进行了《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》和《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》学习和讨论,体育教学部主任吕季东、直属党支部书记杜富华、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活动。
杜富华书记首先为大家介绍了《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》的主要精神,并分别从纲要的基本原则、主要内容、教育的重点、教育基地建设、社会氛围、提倡礼仪、宣传典型和加强领导等方面为大家进行了具体的解读。
接着文红为老师带领大家学习了《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》,劳动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,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,贯穿家庭、学校、社会各方面,把握育人导向,遵循教育规律,创新体制机制,注重教育实效,实现知行合一,从而才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。
杜富华书记指出,要深刻认识学习贯彻《纲要》的重要意义,把握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,着力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,增强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,让爱国主义精神牢牢扎根;体育从技能角度来说是劳动技能的广义延伸,要充分利用这个利好因素,劳体结合,培养学生“以劳树德、以劳增智、以劳强体、以劳育美、以劳创新”的劳动意识,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中传承红色基因,培育家国情怀,感受劳动和健康锻炼的快乐,激发当好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使命担当。
最后,吕季东主任强调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有思想、有情怀、有责任、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,作为教育工作者,我们要坚决弥补党员示范作用不够、政治性发挥不到位、价值观引导不足的问题,在体育工作中规范化强调爱国教育,注重细节;在教学活动中,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,言行得体,维护祖国统一。劳动教育作为五育并举的难点,一是载体难以挖掘,二是社会劳动价值观念教育缺失,作为体育工作者,要充分挖掘体育工作中的劳动元素,可以学习美国一些高校聘请学生自己管理、维护、清扫体育场地的经验,同时身先士卒的引导身边人崇尚劳动、尊重劳动的意识,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。
图文:刘仁君
编审:杜富华

